Wednesday 7 January 2009

序言.一切分析的出發點

作為第一篇文章有關於 Web 分析 (Web Analytics) 的文章,本來想寫點甚麼的,但思前想後,我想沒有比帶出我對這範疇的看法,更能夠作為今後文章引指的作用。


「再完美的工具也不過是一件工具。」


坊間有許多標榜「多功能」的分析工具,同時「各自各精彩地」炫耀自己那可以測量出過百種指標Metrics、裝造出過千種報告的強大能力。但當那些公司的推銷員向你推銷著這些「看似十分有用」的功能時,作為用家的你 (不論你是為公司還是個人用途也好),有否想過那些所謂的功能是否真的如對方所說的有用呢?

在這一行業中知名度甚高的Avinash Kaushik 所編寫的Web Analytics : An Hour A Day 中指出,各種指標和報告只為了提供決策者(decision maker) 一種洞察出有利公司的行動的能力 (actionable insights),而非為了報告而報告,為了「看數據」而去「搜集數據」。沒能夠回答出「我(們)下一步該怎樣走?」的報告也不過是漂亮的空花瓶。

無奈許多人在選擇和使用分析工具(Analytics Tools)時其實都不太清楚自己想要的是甚麼。往往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,無謀地挑選了那些年費達七位數字的工具;除了為公司每年多添了一道蠻大的負現金流 (negative cash flow)外,還有那堆積如山,卻對公司沒甚麼正面作用的報告報表....


在使用分析工具前,不論是免費的Google Analytics ,還是天價的WedTrends,嘗試問自己一句Why?「為甚麼我要做這次分析呢?」「為甚麼我要這樣做分析呢?」、「為甚麼非要用這工具做分析而不用其他呢?」、「為甚麼要這樣將數據分類呢 (data segmentation)?」 ....

一句 「為甚麼?」,足以令還是作為員工的你步入決策者們的思考領域。而事實上,有時候最具有用 (所指的是含有actionable insight) 的報告,可能只使用了一些不起眼的指標 (metrics)和簡單的data segmentation 方法,便足以引導公司發現下一步該怎樣走 - 說到底,重要的還是人呢(即是分析師本身)。



「數據只能演繹出量化了的人類行為...」

網頁分析(web analytics) 的分析對象是人,是到訪與不到訪該網頁的人 (visitors & non-visitors)。各式工具除了幫我們鑽探(drill down)入數據的深處,極其量也不過是反映出更多的數據而已;它們從來也不曾為我們解釋人心。 縱使某工具跟你說它能夠讓你解讀出訪客的來訪原因、再到訪原因 (returning)、喜歡或討厭你網頁的原因.... 云云,但到過來想,工具也不過是由人制造,會分析的工具所作的分析,某程度上不過是創造者的想法,誰又敢肯定那(些)創造者的想法就是你訪客的所思所想呢?

請緊記,縱使這部份著墨不多,我們分析的不是數據;我們分析的是人



對我來說,網絡分析(web analytics) 跟作畫一樣,你不一定用Photoshop 或Illustrator才繪得出令人賞心悅目的畫 (小畫家達人多的是);就算兩者都能熟練地用,也不見得你的畫會有人欣賞。自問不會畫畫,用Photoshop 和Illustrator 的功力跟業餘的也比不上,但慶幸自己懂得甚麼時候用甚麼做些甚麼 (knows when to use what to do something),加上偶爾能夠思他人所思,想他人所想 (think in someone's shoes),我的畫也至少「見得下人」。



作為第一篇章,希望可以帶出我對網絡分析(web analytics) 的觀點,作為日後文章的中心,更希望提醒自己,往後的內容重心可不要走偏呢~



不自覺就寫多了,希望各位讀者不嫌冗長。貓君拙作一篇,不妨留多少意見。 =)



貓君

No comments: